伊朗袭击以色列后,内塔尼亚胡首度发声
由于土地用途和建设规划管治是世界各国的通例,而城市住宅用地的价值完全取决于城市规划和道路交通、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建设的环境外部性,而与土地的自然属性无关。
由于美元在世界货币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这一切必将重创全球资本市场。在委员会制度下,每个委员会对绝大多数法案有着生杀大权。
绝大多数国会议员的首要任务是赢得下一次竞选,因为不管你的最终目标是成为国会领袖还是在自己所关注的政策领域大有作为,你必须是国会的一员才可能实现这些目标。除非特殊情况,否则没有委员会的同意,一条法案不能提交全体讨论,也就不可能成为法律了让市场进行结构调整而非政府干预,虽然可能导致某些企业、金融机构的倒闭,但这是恢复繁荣的必要条件。2009年广义货币增长27%,GDP增长是8.7%,2010年广义货币增长20%,GDP增长为9.3%,连续两年货币增长是GDP增长的两倍到三倍,通货膨胀是必然的结果。让民间的、目前在地下运作的钱庄、贷款机构浮到水面上来阳光操作。
如果美国第三次量化宽松政策(QE3)推出的话,会造成另一轮的全球通货膨胀,这个全球通货膨胀也会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中国,它的传导期主要是从大宗商品来的。此外,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也在恶化,但民企不需要扶持,只需要一个平等待遇。整个社会融资总量中,真正流入实体经济的比例在减少,而在信贷领域循环的资金正在逐渐增多,它们在到处伺机寻找高利息的机会。
比如,最近有朋友对我讲,本来他只需要30万元周转金,但银行非要动员他贷300万元,钱多了用不了,只好去放高利贷了。另根据我最近的调查,发现在投资信贷的环节,银行不仅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有些时候是银行启发了做实业的企业去投资信贷。而要做到这两点,办法也很简单,这就是向市场释放信号,放松银根。但,一众小企业能否挺过这两三个月呢? 进入专题: 温州民间借贷 高利贷 通货膨胀 。
这是一条几乎无法撼动的利益链条。这些受倾轧者真有这么高的盈利能力吗?真的是银行口中的一片蓝海吗?其实不然。
四、生机在于通胀掉头要使市场上资金价格掉头向下,挽小企业于既倒,一是要消除市场上的资金恐慌心理。二、7.5万亿的信贷总量并不少据估计,今年全年新增信贷投放7.5万亿,比去年只少4500万亿,整个社会的融资总量也不会比去年少太多。近日有两篇文章引起我的注意,一是《中国经济周刊》刊登文章《疯狂的高利贷:银行大企业集团变身新兴放贷者》,文章提到:在浙江,巨大的资金需求,最终衍生出一个由银行——大企业集团——高利贷公司共同组成的利益共同体,这个共同体正在以集团化、组织化的发展方式‘茁壮成长。而正是这些投资资金或投机资金的不断扩大,才是抬高市场资金价格的始作俑者。
三、高利率已成小企业不能承受之重前面说过,大多数小企业的利润率并不高,却要承受巨大的利率成本(据说有的地方年息达到了50%)。但这样的情景取决于通胀是否能够被控制并且掉头向下,进入政府认为合理的范围内。这些小企业之所以愿意承受这么高的利率,一是要维持企业正常运转,不惜赔本也要守得云开日出时。市场早前普遍认为,6月份CPI将达到今年的拐点,那是市场把今年的CPI走势与2008年比较得出的结论。
不但导致市场资金紧张,而且资金价格也一再走高。由于政策面原因,比如央行提出2011年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回归稳健,并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加上商业银行的推波助澜和媒体的过度渲染等,造成市场上到处弥漫了恐慌的情绪,企业为了保证生产经营正常运转,开始大量囤钱,即使暂时不需要资金,也囤积以备后患,其结果导致银行信贷额度进一步紧张,于是企业进一步囤钱......如此恶性循环。
前期就已经有媒体报道了浙江、广东地区部分小企业主出逃的消息。但今年GDP增速已经放缓,因此,从正常角度而言,目前的资金供给量是完全可以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的。
其实这样的事情并非偶然。我们也知道,大多数小企业还是传统企业,从事的也是传统的服装、加工、制造、餐饮等行业,而这些行业的利润率并不高,它们之所以能够生存,是因为它们的劳动力成本以及其它生产成本比大企业低廉。但万一事如愿违,漫长的黑夜遥遥无期,相信没有多少小企业能够熬得过去,相当一部分小企业可能要倒在黎明前。而有些依靠核心大企业生存的小企业,或是某些核心大企业的上下游企业,其利润空间一般都被核心大企业挤压得所剩无几。因此,从小企业角度而言,它们所从事的行业并非蓝海。这是一个庞大得无所顾忌的高利贷市场。
另一篇是《深圳商报》上的文章《厦门连爆高利贷崩盘大案,涉及银行机构高管》,提到当前资金成本节节攀升,实业经营压力不断加剧,一些民间资本脱离实业领域进入民间借贷市场,由‘二产转战‘三产。而所有高利贷者倾轧的只是一个群体,这就是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甚至一部分消费者。
二是让囤钱族无利可图。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今年4月曾透露,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意味着今年这一指标将在14万亿左右,基本与去年14.27万亿的规模持平。
但从银行、典当行、小贷公司、担保公司以及其它拥有资金的人来说,小企业确实是它们的蓝海。其实,可能增加不了太多的资金,即可促使市场资金价格大幅度下降,因为一旦人们预期资金会源源不断供给,囤钱者就将被迫释放出所囤资金,正如股市一样,在一片多杀多的恐慌气氛中,资金价格得以回归正常。
不过这里有一重大事件,大家切莫忘记,这就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出现,不但没有了输入性通胀的压力,而且大量外向型企业经营困难,投资需求减弱。根据我的调研,目前有很多企业都在做着同样的事情,这就是投资信贷,详情可参阅我的博文《投资信贷:是耶?非耶?》。2008年上半年CPI上涨7.9%,全年物价水平呈前高后低走势,到12月份已低至1.2%,全年上涨5.9%。如果说,最初贷款额度紧张和囤钱是恐慌造成的,那么,后来的资金价格上涨完全是这些拥有资金的企业发现了投资信贷这条生财之道引起的。
因为这些小企业即使在信贷形势比较宽松的时期,也很难融到资,何况在信贷紧缩时期?因此,它们要生存,只能被迫接受高利率资金。我们且不论这个数字是否准确,但我相信,如此高的利率,是没有多少企业的利润率能覆盖得住的。
但今年形势与2008年大为不同,不但输入型通胀压力依然存在,而且国际热钱仍在源源不断进入,加上国内尤其是猪肉价格连创新高等新涨价因素,因此,现在看来,仍难断言通胀已触顶,下半年中国CPI虽可能高位回落,但步伐将会缓慢,就像中国有句古话说的那样: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最近两三个月难见明显改善。一旦熬不住,他们就选择出逃。
如果不能,则银根不可能放松,接着下去就会有大批小企业倒在高利贷中,而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也会陷入滞涨之中,因为目前中国的小企业数量已占了企业总数的99%以上,对GDP的贡献达到50%以上。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社会资金面看似紧张呢?又是什么原因导致资金价格一涨再涨呢?我在今年1月份发表的博文《贷款额度紧张与囤钱》中即回答了这个问题。
如果事如人愿,通胀开始掉头向下,银根开始放松,市场资金价格下移,那么小企业将迎来充满希望的明天,可谓皆大欢喜。那么,谁是高利贷的发放者呢?当然是那些有能力筹措到资金的人了,这里的筹措包括自有和借贷,甚至包括通过高利贷从其它高利贷者手中借贷,这些人不仅存在于大企业、典当行、小贷公司等,甚至存在于本身就是高利贷接受者的小企业。因为我们知道,并非所有小企业都是创新型企业,都是高附加值企业,因此并非所有小企业都是高利润率企业。很多劳动密集型企业,实业不做了,去做借贷,因为实业的利润太低
不但导致市场资金紧张,而且资金价格也一再走高。不过这里有一重大事件,大家切莫忘记,这就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出现,不但没有了输入性通胀的压力,而且大量外向型企业经营困难,投资需求减弱。
四、生机在于通胀掉头要使市场上资金价格掉头向下,挽小企业于既倒,一是要消除市场上的资金恐慌心理。但今年GDP增速已经放缓,因此,从正常角度而言,目前的资金供给量是完全可以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的。
这些小企业之所以愿意承受这么高的利率,一是要维持企业正常运转,不惜赔本也要守得云开日出时。2008年上半年CPI上涨7.9%,全年物价水平呈前高后低走势,到12月份已低至1.2%,全年上涨5.9%。


煤炭板块:2011年将“优于大市”


携手共建美丽幸福西藏——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口支援西藏工作成就综述


足迹(1982—2007):习近平同志这样走来


湖北:多因素致电煤紧张


跟着总书记学党史丨为有源头活水来


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丨梦回敦煌 一舞千年


习近平辽宁行丨社区共建 成果共享——走进沈阳市皇姑区牡丹社区


内蒙古准格尔打造千万吨级黄河沿岸煤化工基地


时政画说丨机器·人


河南煤化迈向科技尖端领域
